卧病 其四

因愁梦无力,夜哀百蛩哭。
街狗请勿喧,使我馀梦续。
墙低鸣败蕉,风打入邻屋。
嗷嗷横雁叫,河底鳏鱼独。
我妇怜我寒,数起视寝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卧病·其四》是明朝末年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因愁梦无力,夜哀百蛩哭。街狗请勿喧,使我馀梦续。墙低鸣败蕉,风打入邻屋。
  2. 作者介绍
  • 彭孙贻(约1635—1709后),字仲谋,一字子高,号青莲居士,又号玉笥生。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是明亡之际的遗民之一,曾参与反清活动,但后来选择归隐山林,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沉郁悲凉。
  1. 作品注释
  • 《卧病·其四》是《夏日东村卧病》中的第四首,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
  • “因愁梦无力”指的是因为忧愁而无法入睡,“夜哀百蛩哭”则形容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蟋蟀叫声,显得凄凉悲伤。
  • “街狗请勿喧”意味着在深夜里希望避免外界的噪音干扰,“使余梦续”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自己的梦境愿望。
  • “墙低鸣败蕉”,描绘了墙边败落的蕉叶发出的声响,“风打入邻屋”则是风声穿过隔壁传来的景象。
  1. 作品赏析
  • 《卧病·其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中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就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因愁梦无力,暗示着诗人由于忧郁的心情难以入睡,整夜辗转反侧。次句“夜哀百蛩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百虫的啼哭声似乎在呼应诗人的孤独与悲哀。
  • 第三句“街狗请勿喧”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厌恶,他想要一个宁静的环境以便继续自己的梦境。而“使馀梦续”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梦境延续自己的思绪,暂时逃避现实的烦恼。
  • 接下来,“墙低鸣败蕉,风入破邻屋”,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渲染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败落的蕉叶和风声穿过邻居家的情景,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依赖。
  1. 作品背景
  • 《卧病·其四》创作于明朝末年,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间也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彭孙贻写下了这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作。
  • 作为一位有志于恢复明室的遗民,彭孙贻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故土和旧日荣光的怀念以及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抗议。这首诗便是他表达这些情感的一个缩影。

可以看到彭孙贻《卧病·其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更深入地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