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梅 其一

寒香漠漠净苔茵,影入窗纱不见春。
扫镜曾窥螺黛侣,弄珠疑见坠楼人。
碧云日暮遥思合,青案愁多报赠频。
自分生身少仙骨,萼华那得便相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萼梅·其一》是南宋诗人姜夔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音乐家。他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对诗词、音乐等文学形式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 姜夔的诗歌创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尤其擅长描写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绿萼梅 其一
    弃得丹成卸羽衣,更餐日彩弄晨曦。
    九疑魂断归无计,自倚湘筠醉几时。

  2. 诗歌赏析

  • 首句“弃得丹成卸羽衣”:这句诗描绘了梅花从花瓣中散发出来的美丽,如同仙女般脱下华丽的羽衣,展现出其内在的纯净和高雅。同时,也隐喻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骨铮铮的品质。
  • 次句“更餐日彩弄晨曦”:这里的“日彩”可能指阳光,而“弄晨曦”则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这句诗既展现了梅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暗示了梅花在春天的到来中的顽强生命力。
  • 第三句“九疑魂断归无计”:这句话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感慨。其中“九疑”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对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而“魂断”则形象地描述了梅花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风貌。
  • 末句“自倚湘筠醉几时”:这句诗通过“自倚湘筠”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淡定。同时,“醉几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

通过对《绿萼梅·其一》的简要介绍和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独特而细腻的艺术表现,还可以从中领悟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艺术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