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蔯花

十年种药满幽溪,花吐因陈万紫齐。
淡过红绵初濯雨,香随燕粉不沾泥。
风疏积气重楼转,暖入丹房寸黍低。
自笑胸中多傀儡,枚生七发在芳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茵蔯花》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彭孙贻创作。《茵蔯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彭孙贻,字仲谋,号羿仁,是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他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曾因家事奔走求遗骸而名声大噪。他的诗词均工,被乡人私谥为孝介先生,著有《茗斋集》和《茗斋诗馀》等作品。
  2. 诗句原文与翻译:《茵蔯花》是一首七言律诗,其诗句如下:“十年种药满幽溪,花吐因陈万紫齐。淡过红绵初濯雨,香随燕粉不沾泥。风疏积气重楼转,暖入丹房寸黍低。自笑胸中多傀儡,枚生七发在芳畦。”这首诗描绘了茵蔯花的美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细腻描绘。
  3. 文学地位:《茵蔯花》作为彭孙贻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诗中的“自笑胸中多傀儡”,暗指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和更广的社会影响。

《茵蔯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理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