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种药满幽溪,花吐因陈万紫齐。
淡过红绵初濯雨,香随燕粉不沾泥。
风疏积气重楼转,暖入丹房寸黍低。
自笑胸中多傀儡,枚生七发在芳畦。

【赏析】

《茵蔯花》,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茵蔯为题,写的是茵蔯花的种植过程和生长状态,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首句“十年种药满幽溪”,描述了诗人在幽静的溪边种植茵蔯的过程。这里的“药”是指茵蔯,而“满幽溪”则表达了诗人对种植工作的投入和专注。

第二句“花吐因陈万紫齐”,“陈”在这里可能是指种植过程中的时间积累,而“万紫齐”则是形容茵蔯花盛开时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茵蔯花盛开时的繁盛景象,以及它在众多花朵中的独特之处。

第三句“淡过红绵初濯雨,香随燕粉不沾泥”,进一步描绘了茵蔯花的美丽和特性。这里的“淡过红绵”和“不沾泥”都突出了茵蔯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使其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同时,这句诗还暗示了茵蔯花的生长环境,即它生长在幽静的溪边,远离尘嚣。

第四句“风疏积气重楼转,暖入丹房寸黍低”,描述了茵蔯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这里的“风疏积气”可能是指茵蔯花周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其生长;而“重楼转”则形象地描绘了茵蔯花生长在高处的情景。同时,这句诗还揭示了茵蔯花的生长状态,即它生长得旺盛,仿佛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最后一句“自笑胸中多傀儡,枚生七发在芳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这里的“傀儡”可能是指生活中的虚假和表面现象,而“芳畦”则代表了现实中的美好和真实。这句诗通过对比茵蔯花的生长状态和人生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种植茵蔯来追求真实和美好的人生。

这首诗通过对茵蔯花的生长过程和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慨。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