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 其一

柔条委地碧葳蕤,缃瓣檀心吐异姿。
风剪歌莺衣上缕,露寒舞柳嫩时丝。
临河堪共黄姑匹,藉草宜眠幼妇碑。
桃叶桃根通别谱,郁金连得路傍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丝桃 其一》是一首明末清初的古诗,其内容主要描述了金丝桃花的柔美姿态和美丽色彩。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柔条委地碧葳蕤,缃瓣檀心吐异姿。
    风剪歌莺衣上缕,露寒舞柳嫩时丝。
    临河堪共黄姑匹,藉草宜眠幼妇碑。

  2. 诗意解析

  • 柔条委地碧葳蕤:这句描绘了金丝桃花柔嫩的枝条低垂至地,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而柔弱的美态。”碧葳蕤”则形容花朵的颜色如绿意盎然的翡翠,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
  • 缃瓣檀心吐异姿:诗句通过颜色的描述(缃色),进一步展现了花朵的色彩斑斓与形态各异。“檀心”可能指的是花瓣中间部分的颜色或质感,暗示着花蕊部分的黄色。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增添了对花朵细节的关注。
  • 风剪歌莺衣上缕:此处运用比喻,将春风比作歌声中的莺鸟,轻轻掠过花梢,仿佛在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这不仅营造了一种动态的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 露寒舞柳嫩时丝:诗人通过“露寒”这一意象,传达了早晨露水带来的清凉感,而“舞柳嫩时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微风中柳枝摇曳生姿的情景。这样的描写让人联想到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临河堪共黄姑匹:诗人提到金丝桃可以与河边的黄姑相媲美,这里可能暗含了对比之美,黄姑作为河边生长的一种植物,以其独特的姿态与金丝桃相映成趣。
  • 藉草宜眠幼妇碑:这一句可能是借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手法,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将金丝桃比作一个适合睡眠的地方,为幼妇提供安宁之所,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恩赐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美好状态的向往。
  1. 艺术价值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性和抒情色彩,是明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对金丝桃花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美感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花海之中。
  • 主题思想:尽管没有直接表明,但通过诗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生命之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金丝桃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古诗,也是明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