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中雨酌

相对满天雨,萧条此一时。
微虫响秋色,深坐过花期。
百感论诗苦,馀生对酒悲。
西南流落客,杜老在巫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禾中雨酌》是一首明末清初的古诗,由彭孙贻所作,全文如下:相对满天雨,萧条此一时。微虫响秋色,深坐过花期。百感论诗苦,馀生对酒悲。西南流落客,杜老在巫夔。

彭孙贻生活在明末清初,浙江盐场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是明代拔贡生。其父因守土战死赣州,彭孙贻奔走寻尸二十余年,后居无定所,但一直以诗词为业。他的诗集《茗斋集》、《茗斋诗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禾中雨酌》这首诗体现了彭孙贻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与内心的矛盾。首句“相对满天雨”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凄清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萧条此一时”和“微虫响秋色”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反映诗人内心的萧瑟与秋天的凄凉感。“百感论诗苦,余生对酒悲”反映了彭孙贻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悲观态度。最后两句“西南流落客,杜老在巫夔”则表达了他对远方流浪者的同情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禾中雨酌》不仅是彭孙贻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面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彭孙贻的文学成就以及他所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