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村居十首 其八

独酌临溪口,孤吟傍水涯。
野花难辨种,乳鸭各知家。
竹色团清露,荷香贴浅沙。
愁多妨伏枕,小雨闹群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避地村居十首·其八》是明朝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独酌临溪口,孤吟傍水涯的情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的“独酌临溪口,孤吟傍水涯”描述了诗人孤独地坐在溪边,独自饮酒,低声吟唱的场景。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他们常常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通过这种描绘,诗人传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二句“野花难辨种,乳鸭各知家”,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细致观察。他注意到了野花的不同种类和乳鸭各自熟悉的家园,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竹色团清露,荷香贴浅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诗人用“竹色”和“荷香”两个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境界。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愁多妨伏枕,小雨闹群蛙”,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烦恼时的无奈和挣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和忧愁中难以入睡,而小雨声和蛙鸣声则更增添了一种烦躁的氛围。这种表达虽然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真实感受。

《避地村居十首·其八》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在面对生活中困境时的真实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