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挂瓢(壬午)

洗耳先生无长物。
与俗推移,犹记悬瓢日。
半夜神明窥尔室。
携将帝渚当琼液。
百首新诗藏月窟。
顾盼春风,屋角无人识。
五石从来多弃质。
胡卢掩口甘沦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挂瓢(壬午)》是一首古诗词,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通过使用典型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嵇宗孟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作者通过使用词牌《蝶恋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诗歌原文:《蝶恋花 挂瓢(壬午)》原文展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洗耳先生无长物”反映了诗人清高超脱的生活态度,“与俗推移,犹记悬瓢日”则揭示了诗人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仍关注着世事。
  3. 艺术特色:这首诗运用了传统的抒情方式,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4. 赏析鉴赏: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半夜神明窥尔室”、“携将帝渚当琼液”,都充满了象征意味,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

《蝶恋花 挂瓢(壬午)》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与情感,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