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 其五 和宋直方作(壬午)

江南好,一霎是榴红。
杏子轻衫浑似雾,桃花小扇不禁风。
照影碧池空。
无端去,已转画桥东。
泪共玉蟾黏粉纸,人如银鸭守熏笼。
只当未相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望江南其五 和宋直方作(壬午)》是一首明代词,由单恂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颂以及对生活的热情。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单恂是明末清初的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末期到清朝初年的历史变迁,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给文人的生活与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文学成就:在文学创作上,单恂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觉著称。《双调望江南·和宋直方作》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情画卷。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江南好,一霎是榴红。杏子轻衫浑似雾,桃花小扇不禁风。
  • 注释说明:该部分提供了对词中每句话的详细解释。”江南好”表达了对江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一霎是榴红”描绘了石榴花盛开的景象;”杏子轻衫浑似雾”则形容了杏花随风飘散的朦胧美;而”桃花小扇不禁风”则展现了桃花随风摇曳的美丽状态。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双调望江南其五 和宋直方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的春意盎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词中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意,如“杏子轻衫”和“桃花小扇”,既生动又形象,使得整个画面跃然纸上。
  • 情感表达: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述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词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整首词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一次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1. 历史影响
  • 文化价值:《双调望江南其五 和宋直方作》作为明代词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为后人研究明代诗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传承意义:该作品的成功传唱与保存,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去探索、创作,以诗歌来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双调望江南其五 和宋直方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历史文化的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都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明代词人的才情,也能从中领悟到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