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寄溪田

移家远傍碧山庐,为爱烟萝此定居。
蓬巷有人时问字,洞岩深处好藏书。
过逢况对春宵雨,晤语频来长者车。
别后更悬芝草梦,关云北望渺愁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商南寄溪田》是明代诗人乔世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乔世宁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是对该作品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品原文:移家远傍碧山庐,为爱烟萝此定居。蓬巷有人时问字,洞岩深处好藏书。过逢况对春宵雨,晤语频来长者车。别后更悬芝草梦,关云北望渺愁予。
  2. 作者简介:乔世宁,字敬叔,号三石,明陕西耀州人。其人强学好问,至老不倦,曾历任多个官职,并有文集《丘隅集》传世。
  3. 诗歌解析:《商南寄溪田》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选择隐逸生活的心境和环境。诗中的“移家远傍碧山庐”表达了对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向往;“为爱烟萝此定居”则揭示了诗人因喜爱山间的清新空气而决定在此安家。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悠然自在的生活态度。
  4. 文化价值:乔世宁的这首诗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明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一个反映。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归隐以求心灵的宁静,乔世宁的创作无疑增添了文化史册中关于这一群体的一笔。
  5. 艺术特色:乔世宁在《商南寄溪田》中展现了精湛的诗歌技艺。例如,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蓬巷有人时问字”,以及丰富的意象运用,如“春宵雨”和“长者车”,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6. 历史背景:在明代,由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少文人开始寻求隐逸的生活方式以求精神的安宁。《商南寄溪田》创作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正是明朝晚期,社会动乱频发,官场腐败严重的背景下。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乔世宁这样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内心焦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乔世宁的《商南寄溪田》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感情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