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远傍碧山庐,为爱烟萝此定居。
蓬巷有人时问字,洞岩深处好藏书。
过逢况对春宵雨,晤语频来长者车。
别后更悬芝草梦,关云北望渺愁予。
解析与注释:
- 移家远傍碧山庐 - 这句表达了作者为了追求一种更接近自然和宁静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远离城市的繁华,搬到了风景优美的乡村,靠近青山。
- 为爱烟萝此定居 - 作者喜爱山中的烟雾缭绕,因此选择在此定居,享受山林带来的清新空气和宁静。
- 蓬巷有人时问字 - “蓬巷”在这里可能指代一种简陋的居所,而“时问字”则是指不时有人来拜访。这反映了诗人在乡村中依然保持着文人的交流和学术活动。
- 洞岩深处好藏书 - 这里的“洞岩深处”可能是一个隐蔽的地方,适合隐居和学习。诗人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心读书。
- 过逢况对春宵雨 - 此句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遇到了一场春雨(或称为秋雨)。这种天气往往带来一种清新而忧郁的氛围。
- 晤语频来长者车 - 这里提到了频繁的访客,可能是老朋友或者学者,他们的来访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别后更悬芝草梦 - 这句话表明,即使在分别之后,诗人仍然常常梦见那些美好的景致,如灵芝和草地,这些景象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
- 关云北望渺愁予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他站在高山之巅,眺望北方,心中充满了淡淡的忧愁。这里的“关云”可能指的是山脉,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遥远和不可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文人生活场景。诗中的“移家”、“爱山”、“烟萝”等词汇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朋友和学术活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丰富。结尾的“关云北望渺愁予”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整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自然美景以及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