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忆别分题得柳树

乌鹊桥边旧苑西,两行临水正依依。
柔条雨后和烟折,乱絮风前作雪飞。
楚女娇娆时学步,沈郎憔悴不胜衣。
年年送别都门道,渭北天南人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忆别分题得柳树》是明代诗人许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许炯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其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叶,以诗歌为主,作品多样,涉及咏史、送别等多种题材。
  1. 诗歌原文
  • “乌鹊桥边旧苑西,两行临水正依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乌鹊桥旁,一座古苑静静地伫立于西侧,两条小河蜿蜒流淌,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宛如依依不舍的依恋之情。
  • “柔条雨后和烟折,乱絮风前作雪飞。”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风雨中的柔美与坚韧。雨后的柳条如同烟雾一般轻盈,风前的絮花仿佛雪花般飘舞。这两句不仅生动描绘了柳树的自然风貌,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柔条雨后和烟折”中的“和烟折”形容柳条在细雨中轻盈摇曳,而“乱絮风前作雪飞”中的“作雪飞”则形容柳絮在微风中如雪花般飘洒。这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
  •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金陵忆别分题得柳树》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得这首七言律诗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