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山高水长云自飞,石破天惊雨来归。
风声鹤唳人未醒,月色苍茫鬼不违。

这首作品描绘了崆峒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界的神秘氛围。诗人通过描述山上的风云变幻、雨水倾泻以及夜晚的宁静与幽暗,营造出一种既雄伟又充满灵性的意境。诗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鬼斧神工般的美景。

这首作品可能表达了对崆峒山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描述山上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然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