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桥秋夕

雨过都门秋意多,凭阑慷慨酒微酡。
壮怀端与长江誓,伟事犹闻故老歌。
清禁楼台涵月迥,九衢灯火共星罗。
江东留滞青年晚,顾影沧波奈尔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通济桥秋夕》是明代诗人许相卿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傍晚时分凭栏饮酒、慷慨激昂的情感。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许相卿,字伯台,浙江海宁人。他一生经历丰富,曾在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后因直言进谏多次触怒权贵被贬,最终落职闲居。他的仕途多舛,晚年自号云村老人,并在嘉靖八年得到皇帝的诏命养病三年以上,但未能赴都,遂谢病归乡。

  2. 诗歌原文
    雨过都门秋意多,凭阑慷慨酒微酡。
    壮怀端与长江誓,伟事犹闻故老歌。
    清禁楼台涵月迥,九衢灯火共星罗。
    江东留滞青年晚,顾影沧波奈尔何。

  3.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以秋日黄昏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壮怀激烈以及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愁。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长江誓”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承诺,“故老歌”则反映了民间英雄的故事,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尤其是“壮怀端与长江誓”,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通济桥秋夕》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的诗篇。通过了解许相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