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皖上道脉沁公没二年矣九月扫双溪墓始哭之

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白云。
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
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双溪草堂记》。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官员和文人。他一生坎坷,多次仕途不顺,晚年归乡隐居,以书画自娱。郑燮的诗歌、散文、书画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以书法闻名于世。他的诗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

《双溪草堂记》是郑燮在归隐后创作的一首长诗,描绘了他在家乡皖上扫墓的场景。诗中写道:“归自皖上道脉沁公没二年矣九月扫双溪墓始哭之”,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深情怀念。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郑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