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白云。
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
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注释】
归自皖:从皖地回来。皖,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道脉:指道路。沁公:岑溪(字沁)的号。没,去世。二年:两年多的时间。九月:农历九月,重阳节。扫双溪墓:指在双溪为岑溪扫墓。岑溪名沁,故称双溪墓。始哭之:开始为他痛哭。始,才、方才。
【译文】
归自皖地道路漫长,岑溪已经去世两年了。九月时我扫双溪墓,才痛哭他。
中午的阳光已经有些昏暗,竹院里没有人住,只有白云在那里飘荡。
屋后的土地深新留有野兽的踪迹,厨房前的瓦片落下旧烟薰。
树枝上飘落的黄叶是替谁扫?石头哽咽寒泉独自我倾听。
聚散离别都是昨夜的梦,我还披着衰草为孤独的坟墓哭泣。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岑溪,字沁,号归自皖,晚唐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与韩愈齐名,世称“皮、韩”。他一生坎坷不平,屡遭贬斥。本诗是他在贬官期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此篇作于诗人被贬到睦州(今安徽歙县)任司马之时,写他为友人扫墓而感伤身世。全诗以景起结,情景交融,情调沉郁哀婉,感人至深,堪称送别怀人之作中的佳作。
首联写诗人从皖地回睦州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无限怀念。首句“归自皖”,交代了诗人此次出行的原因;次句“道脉沁公没”,点明此行的目的。“道脉”,比喻人生道路或仕途之路。“沁公”,指岑溪的字沁,字沁,号归自皖,唐代诗人,与韩愈齐名。诗人在诗中用两个“没”字,既写出岑溪已去世多年,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二载”二字表明诗人与岑溪相识已逾两年。此时重阳节至,诗人来到双溪为岑溪扫墓,心中感慨万千。
颔联紧承首联,写诗人在坟前的感受。“竹院无人”,是说墓地周围环境寂静凄冷,没有其他人来打扫。“白云”则暗示出岑溪生前清高耿介的性格。岑溪为人正直清廉,为官不阿谀奉承,因此死后连家人都不再打理他的墓地,只有白云还时常来打扫一番。“住”、“新”两字极言墓地荒凉。“兽迹”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坟前的荒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岑溪生前的生活状态。“厨前瓦落”则进一步突出了坟墓的凄凉冷落。这两句通过描写墓地周围的景物,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悲伤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坟前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树飘黄叶”四字,将秋天的景象与岑溪生前的遭遇相联系,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人事易老的沧桑之感。“扫”、“咽”两字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黄叶”,象征着岑溪生前的生命历程和人生境遇;“石咽”,则暗喻岑溪生前的坚贞品格和高尚情怀。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岑溪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尾联写诗人在坟前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对逝去朋友的无尽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聚散去来知昨梦”,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的聚集与离散都是如同梦中一般,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不值得留恋和惋惜。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犹披衰草哭孤坟”,则是说虽然我已经披上了衰草,但在我心中依然无法忘记你的离去和对你的深深思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无尽思念和对其遗愿的尊重。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凄美哀婉,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