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四陈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古城的历史风貌与沧桑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之情。
金陵(今南京),位于中国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李攀龙生活在明朝中期,他通过这首诗,将目光投向了这片曾经繁荣富饶的土地上,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追忆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在“金陵怀古四首”的这组诗歌中,“其四”具体指的是《金陵怀古四首》中的第四首。此诗通过对金陵古迹的描写,如钟山、石头城、玄武湖等,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情表达,李攀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意境之中。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四是一组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它展现了诗人对金陵古城的情感寄托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历史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