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其四陈 鉴赏:

诗词原文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翻译

在齐云的宫殿中观赏着景阳楼上的历史遗迹,仿佛是隋朝的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
月光洒在若溪之上,寒冷而清澈,仿佛能听到那明月落下的声音。
后庭里,花儿凋零,落在对岸的江水之中,秋天的气息弥漫开来。
深夜里,钟声依旧,但似乎已经迷失方向,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还在敲打。
为何要如此留恋于这江边的美景,以至于让红润的眼泪都不自觉地流淌。
为什么江仆射会有如此超然的高情,能在摄山的泉水石头间尽情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卷,从隋朝的宫观建筑,到唐朝诗人的感慨之情,再到江边的风景,构成了一种跨越时代的时空对话。通过这些历史遗迹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这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隋炀帝时期,为了展示其功业,修建了壮丽的宫室——齐云宫,而这座宫室后来成为了蒋州的象征。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隋炀帝时代辉煌成就的赞叹,也隐含了一种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历史的沧桑感。夜晚的溪水、飘落的花朵,都如同历史的碎片,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历史美景的回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哀叹。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这里的“疏钟”和“红泪”,都是诗人情感的象征,它们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而“独不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长河时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境。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最后一句,诗人以江仆射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在摄山的泉石间悠然自得,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齐云宫、景阳楼等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这种情感与历史的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