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雨霁

阳光隐现塞天昏,一半山容带雨痕。
新水乱侵黄草岸,残烟淡衬绿杨村。
胡收野马休南牧,汉有雄师在北门。
筹国莫矜无战伐,闻看游骑猎秋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蓟门雨霁》是明代著名军事家及诗人戚继光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体现了戚继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不仅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也因抗倭有功而被封为“武英郡王”,并在晚年时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 创作时间与背景
  • 《蓟门雨霁》的创作时间为明嘉靖年间,即1522年至1566年之间。这一时期内,中国正面临着内外多重的危机,包括来自北方的蒙古威胁和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在这样的背景下,戚继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对抗外敌,保护了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宁。

《蓟门雨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戚继光将军对国家忠诚与责任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