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隐现塞天昏,一半山容带雨痕。
新水乱侵黄草岸,残烟淡衬绿杨村。
胡收野马休南牧,汉有雄师在北门。
筹国莫矜无战伐,闻看游骑猎秋屯。
【注释】
蓟门:今北京市。
塞天昏:指边塞的天空阴沉。
残烟淡衬绿杨村:指夕阳映照下的村庄。残烟,指晚霞;绿杨村,指杨柳成荫的村庄。
胡:指北方民族。
汉有雄师在北门:汉代有强大的军队驻守在北门。
游骑:即游牧骑兵。
屯:驻扎。
【译文】
蓟门一带,雨后初晴,天光隐现,塞外天空阴沉,一半山容还被雨水染红。乱石滩上新水泛滥,漫过黄草岸;残阳如血,淡淡的余烟衬托着那绿杨村。北方的游牧民族已收马归巢,不再南来放牧;而中原王朝则有英勇的将士守土卫国。国家安定时不要夸耀自己无战事可打,要知道那些游牧的骑兵随时会出来打猎,秋天他们也会像往年一样屯兵边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国事,忧怀边陲的诗。首联写塞外阴云,山容带露,新水漫溢,残阳夕照。二、三两句写草原景象,野马收聚,游骑不前,秋屯待命。全诗笔法苍劲有力,气势雄伟,语言明快流畅,音节铿锵和谐。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诗人身陷叛军之中,但仍然念念不忘故国。此诗就是他在战乱中写的,表达了他忧国伤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