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
但期常献馘,不敢望彤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通晓诗意,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体会思想感情。
①“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的意思是:飞羽从辽河之北飞来,移驻到滦水之东。飞羽,即雁,这里暗指边塞将士。
②“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的意思是:前面开路的是大将,排成的阵势都是元帅。
③“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的意思是:半夜里离开榆关的计谋,早晨看见沙漠空旷无人。榆关,即山海关,古代著名的关口;朔漠,即北方的大沙漠。
④“但期常献馘,不敢望彤弓”的意思是:只希望每次战斗都能杀敌立功,不敢奢望得到大弓。彤弓,红色的弓,代指良弓。献馘,指战争中杀敌缴获其首级,献于王庭。
【答案】
飞羽(边塞诗)
译文:
雁队由辽东飞向河北,我军也移驻到滦水之东。前面开路的是大将,排成的阵势都是元帅。半夜里离开榆关的计谋,早晨看见沙漠空旷无人。只希望每次战斗都能杀敌立功,不敢奢望得到大弓。
赏析:
此诗是一首边塞诗。诗的前两句写飞羽由辽东飞往河北,我军也移驻到滦水之东。后两句写前驱都是大将,阵势都是元帅,而自己只能半夜离开榆关,早晨看见沙漠空旷无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心情。(或:诗人以飞雁自比,表明自己是像飞雁一样忠诚、勇敢,随时准备为国家捐躯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