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元日一登游,东向扶桑送远眸。
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洲。
鲸波突兀辽阳隔,螺岛微茫海市浮。
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氛常映太平楼。

【注释】乙卯元日登太平楼:乙卯年(1075)正月初一日登上太平楼。乙卯,宋哲宗元祐五年。高台元日一登游,东向扶桑送远眸:登上高高的太平楼,眺望远方,仿佛在送走春天的眼目。高台,即高楼。扶桑,传说中太阳所出之国,这里指东面。送远眸,是说春去秋来,时光易逝。

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洲:远处水边,隐约可见战船和营房,潮水声与潮汛相连,似乎与古代的边防哨所连在一起;天空回转着春天的气息,把春意洒满了芳洲。芳渚,小洲。这句是借景抒情。

鲸波突兀辽阳隔,螺岛微茫海市浮:海面上,一只巨大的鲸鱼翻腾着波浪,横隔着辽阳。海上,有一只大螺,在微微动荡的海水中,它像一座浮动的岛屿。这两句是写大海中的奇异景象。突兀,形容波浪高耸起伏。辽阳,今辽宁辽阳,这里指海边。鲸波,指鲸鱼翻腾的海水。海市,即海市蜃楼,指海中幻景。

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氛常映太平楼:抬起头望着天上的五色祥云,那宏伟的宫殿就在眼前;祥云常常映照在太平楼上,使人神往。翘首,抬头向上看。五云,古人认为祥瑞之气为五彩云气,此处指皇帝。

赏析: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正月初一(乙卯年),诗人因对新帝即位不满,故以登高望远、赏景抒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忧虑。全诗意境开阔、雄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