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春燕来巢于舟,有感而作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
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燕语问主人,呢喃语盈把。
画梁不可望,画舰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泥叹飘飏。
自言昨辞秋社归,比来春社添恶况;
一片蘼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
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
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
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窜鼪鼯;
万户千门空四壁,燕来亦随樯上乌。
海翁顾燕三太息,风帘雨幕胡为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错图》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海洋生物分类学著作,由明代的徐霞客所著。这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海域中的各种海洋生物及其分布情况,并且对其中一些物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关于您提到的“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春燕来巢于舟,有感而作”,这句诗可能出自清代诗人李渔(字笠翁)的一首《海错图》。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辛丑秋”和“壬寅春”的时间跨度大约是10年左右。“虏迁闽浙沿海居民”指的是在清末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一些沿海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至内陆地区;而“余舣棹海滨”,则描述了诗人(李渔)乘船停泊于海边的情景。最后,“春燕来巢于舟,有感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