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恨二首 其二

孤竹羞周粟,余怀胡不然。
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羁恨二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作原文
    孤竹羞周粟,余怀胡不然。
    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

  2. 诗意解析

  • 孤竹羞周粟:表达了诗人对明朝的忠诚,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自豪。
  • 余怀胡不然:暗示着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
  • 暂将吞炭恨: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决心。
  • 并作茹荼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涩和对苦难的同情。
  • 一匕分毡雪:形容食物虽简朴但足以充饥,反映了诗人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状况。
  • 三杯酌乳泉: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时刻仍保持节操的决心。
  • 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展现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现实斗争的执着和不悔。
  1. 历史背景
  •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此诗作于南明弘光元年,当时南京被清军攻陷,张煌言与钱肃乐等人起兵抗清。
  • 与郑成功配合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张煌言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表现,还与郑成功合作,连续攻占了安徽的多个城池。

《羁恨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张煌言在国难当头时的坚毅和勇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