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叹

大风折树,河干见底。
五步十宿,一夕九起。
河塞不开,水乾不来。
自顾无羽翼,安得东西南北飞。
裂篷且为薪,卖橹且为糜。
什九不得归,得归官府相鞕箠。
噫嗟嗟,羊肠之险犹可越,人无遭际那可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人叹’并非特定的文学作品,而是泛指那些以舟行经历为主题的诗、词或文章等。这类作品通常描绘了诗人或作家在航行中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内心感受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观水叹二首》是宋代杨万里所作,其中“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这几句描绘了舟人在湍急的水流中,因听闻滩声而惊醒,急忙起身观望的情景。这种通过亲身体验来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则是元代赵孟頫的作品,他在诗中通过对潮起潮落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无常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刻舟记》则是一部古代寓言故事集,讲述了一个巧匠制作木舟的故事,以及舟人不慎落水的悲剧。这个故事虽非文学作品,但其中的寓义——对于事物变化不居的认识,却与‘舟人叹’的主题相契合。

‘舟人叹’这一概念涵盖了以舟行体验为主题的广泛文学作品,它们共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