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苦沈郁,振策憩云林。
夕雨荡氛埃,惠风扇轻阴。
以兹景色丽,翛然生远心。
披榛寻径曲,排云眺岖嵚。
樛松宿烟霭,延萝挂襟簪。
江花送馀馥,山鸟怀好音。
仰欣天宇阔,俯视万卉森。
洗觞幽树底,长啸白云岑。
折蒙霏琼屑,濡毫动兰吟。
日夕车马散,林塘紫翠沉。
雨霁游萧氏园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霁游萧氏园亭》是明朝诗人张居正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作描绘了作者雨后游览萧氏园亭时的景象,表达了他端居苦闷、振策憩云林的心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介绍: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太拙,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宜都县(今湖北枝江市)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他在明朝中后期担任过内阁首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歌原文:《日夕车马散,林塘紫翠沉。端居苦沈郁,振策憩云林。夕雨荡氛埃,惠风扇轻阴。以兹景色丽,翛然生远心。披榛寻径曲,排云眺岖嵚。樛松宿烟霭,延萝挂襟簪。江花送馀馥,山鸟怀好音。仰欣天宇阔,俯视万卉森。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邃。通过对萧氏园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中的“夕雨”、“惠风”等意象,以及“窈窕”、“清幽”等词汇,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令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山水之间。
历史文化背景:张居正所处的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居正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他的诗文也常常反映了这种改革精神和时代风貌。同时,明朝的园林建筑在当时也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萧氏园亭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雨霁游萧氏园亭》不仅以其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深邃的艺术境界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在文化层面展现了张居正的时代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张居正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明朝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园林艺术的读者来说,《雨霁游萧氏园亭》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