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去云远,谢逸今何之。
形迷有声画,影落无声诗。
低回罗扇风,旋绕簪花枝。
转眼忽不见,芹香满清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滕王去云远,谢逸今何之。
形迷有声画,影落无声诗。
低回罗扇风,旋绕簪花枝。
转眼忽不见,芹香满清池。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十一》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的作品。此画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其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富有生活气息。他的绘画作品在明代文人画派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吴门四大家”之一。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十一》是唐寅创作的一幅水墨画作品,描绘了春天田野上各种昆虫的生活场景。画面中,蜜蜂在花朵间忙碌采蜜,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蜻蜓停留在荷叶上,青蛙在水塘里欢快地跳跃。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这幅画作的题材取自古代文人的诗词名句,如“春风吹绿江南岸,落红满地皆芳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这些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这些诗句也与画作中的昆虫形象相呼应,使整幅作品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十一》是唐寅的一幅经典水墨画作品,展现了他的绘画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