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

金粟名山碧海边,上方楼阁近诸天。
人推转藏闻清梵,自洗残碑认往年。
南度龙章千古在,西来象法一灯悬。
登临不见怀人处,回首孤云思惘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是明代诗人张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生平、文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作品原文
  • 金粟名山碧海边,上方楼阁近诸天。
  • 人推转藏闻清梵,自洗残碑认往年。
  • 南度龙章千古在,西来象法一灯悬。
  • 登临不见怀人处,回首孤云思惘然。
  1. 作者生平
  •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成化年间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律诗形式,每两句为一句,共八句,符合古典诗歌的格式要求。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金粟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金粟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张宁的《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