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游翠光岩

孤棹舣寒汀,无人独自登。
积苔迷鸟篆,斜日照鱼罾。
湍急声如振,崖高势欲崩。
客游那可驻,云重树冥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龙游翠光岩》的意境与韵味

《登龙游翠光岩》是明代诗人张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首句“孤棹舣寒汀”,便以“孤棹”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寒冷江汀的情景,而“寒汀”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萧瑟。这种环境描写不仅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也使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独自站在寒汀上,面对着空旷的江面,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寂寞与感慨。

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积苔迷鸟篆”一句,用“积苔”来形容岩石上的苔藓,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苍老和历史的沉淀。而“迷鸟篆”则表达了鸟儿在苔藓间留下的足迹如同古代的文字,让读者不禁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诗人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主题。例如,“斜日照鱼罾”中的“斜日”和“照鱼罾”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也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同时,“湍急声如振”一句,则通过水流的湍急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诗人以“客游那可驻,云重树冥冥”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无法停歇脚步,只能继续前行的无奈和迷茫。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写照,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种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登龙游翠光岩》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