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章自乐山八景 其七 紫烟台

突兀承苍汉,空蒙生紫烟。
登临飞鸟上,望到夕阳边。
气接云林洞,光涵月涧泉。
香炉峰下景,同此类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孟章的《自乐山八景 其七 紫烟台》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之美的诗歌。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吴孟章:吴孟章,字子远,号蠹鱼轩。他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风景见长,尤以其对自然美的细腻捕捉和深刻感悟著称。
  1. 作品原文
  • 突兀承苍汉,空蒙生紫烟。
  • 登临飞鸟上,望到夕阳边。
  • 气接云林洞,光涵月涧泉。
  • 香炉峰下景,同此类超然。
  1. 诗词赏析
  • 突兀承苍汉,空蒙生紫烟。
  • 此处“突兀”形容山峰挺拔,高耸入云;“承苍汉”意指与天空相接,暗示着山峰的雄伟壮观。“空蒙”,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生紫烟”则形象地描绘出紫色的烟雾在山间飘渺,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 登临飞鸟上,望到夕阳边。
  • “登临”意味着登上山峰,“飞鸟上”则形容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望到夕阳边”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夕阳西下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情感。
  • 气接云林洞,光涵月涧泉。
  • “气接云林洞”形容景色之间气韵相通,似乎连云林中的洞府都能感受到这股气息。“光涵月涧泉”则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清泉,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
  • 香炉峰下景,同此类超然。
  • “香炉峰下景”指的是香炉峰下的景色,这里的“超然”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吴孟章生于宋代,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山水诗。他对自然界的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捕捉到自然界微妙的变化和美丽。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成就颇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艺术风格
  • 意境营造:吴孟章的诗歌善于运用意境来表达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空灵的艺术境界。
  • 语言表达: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考究,既有豪放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自乐山八景 其七 紫烟台》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载体。吴孟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