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马易,养马难,妻子冻馁俱尪孱。
若有刍豆且自餐,安能养马望息蕃。
平原草尽风色寒,羸马散放声嘶酸。
忽然倒地全家哭,便拟赔偿卖茆屋。
茆屋无多赔不足,更牵儿女街头鬻。
邻翁走慰不须悲,我家巳鬻两三儿。
养马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养马行》:百姓苦难与二王的不仁之举
梁佩兰在《养马行》中以耿继茂和尚可喜两位王的爱马之甚,反衬了百姓所受的深重苦楚。诗中,耿、尚两王入粤后,广州城内外三十里内的所有庐舍坟墓,被愁令官军筑厩养马。他们为了爱马而忘苦辛,不顾百姓疾苦,为王作马而不可得,表现了其不仁不义的罪行。
诗的开篇,作者就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耿、尚两王对马的溺爱到了极致,以至于他们连自己人民的死活都置之度外。这种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百姓所承受的痛苦。诗中的“白马王络以珠勒”,象征着耿、尚两王的奢侈和享乐,而“黑马王络以紫缨”,则暗示了他们的残暴和不仁。这种描写手法使诗歌更具戏剧化效果,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诗中还描绘了耿、尚两王每日数马,生怕一匹马有闪失。这种细节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亲身体验着那个时代的艰辛与痛苦。同时,诗人也在无形中批评了耿、尚两王的行为,指出他们的行为是对人民最大的不仁。
《养马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利益,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