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一

滔滔泗水方堙阨,再浚渊源忆此场。
躬率后夫寻坠绪,手扶休烈照遐荒。
路穷绝顶知真永,月到中天敢议光。
三字符今谁领会,先生筮得复初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阳明)的诗作,题目“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一”,表达了作者对苏提学(即苏伯诚)到白鹿洞书院游历的赞赏之情。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庐山区。

王守仁(1472-1529),字伯仁,号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心学的创立者之一。他的诗文多以抒情为主,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次韵形式回应了苏伯诚的游览体验,既赞美了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表达了对知识探索和学术研究的崇高追求。

‘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一’ 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如下:

青山绿水映清晖,白鹿洞前意气飞。
古木参天留胜迹,书声琅琅入云归。

诗中描述了白鹿洞书院的自然环境和学术氛围,用“青山绿水映清晖”形容书院四周的自然风光,用“古木参天留胜迹”来赞颂书院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书声琅琅入云归”则描绘了书院里朗朗的读书声传遍四方,如同声音能够穿越云霄一般,形象地反映了书院浓厚的书香气息以及学者们勤学苦练的精神风貌。

我们可以看到王守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深厚的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的重视。这首诗也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书院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知识探索的热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