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关西人,乃作关西行。
往年使榆林,今年使朔方。
西度黄河四千里,眼中见此诚莽苍。
贺兰山高五千仞,翠壁苍峰削孤峻。
清泉百道草树浓,雄哉蟠据河南镇。
山西胡虏东中国,何必长城分南北。
君不闻胡云夺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贺兰固是中国望,可容胡虏为巢穴。
我闻朔方兵,不若榆林强。
不有贺兰山,朔方谁其当。
王公设险计守国,地险如此功可量。
君赍公帑十七万,作气鼓力功可断。
死鱼芳饵有明言,要在得人富筹算。
古有班定远,克收西域生封侯。
亦有傅介子,借剑立斩楼兰头。
甲兵百万范老子,西贼胆破诚壮猷。
君抱济时具,未偿投笔怀。
此行亦是弃繻意,贺兰入眼何壮哉。
左顾黄河流,石摩贺兰顶。
贺兰日高河日深,会当勒功摩石廪。
黄河洗甲山挂弓,西望龙沙灭胡影。
赋得贺兰山送李献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赋得贺兰山送李献吉》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原文】
西风萧瑟上高原,万马千军阵里看。
远近无家惟有树,高低无力更无人。
秋光万里随行色,客路三年同梦魂。
欲问何年归去计,贺兰山下白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在秋天的背景下,作者站在贺兰山上送别友人李献吉的情景。首联写西风萧瑟、万马千军的画面,营造出壮阔的战争氛围;颔联则通过“无家”和“无力”的描写,表现出了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象;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秋光万里随行色的变化,并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尾联回顾送别的情景,希望李献吉能够早日归去,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