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那不恋同群,共向禅关叩白云。
石磴萦回千嶂合,珠林窈窕一溪分。
鹫岩秀落青莲色,龙藏香含贝叶文。
夜月禅心清似水,何如终日苦尘氛。
中秋游青莲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游青莲寺》是明代诗人张养蒙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作品:
诗歌原文:
胜游那不恋同群,共向禅关叩白云。
石磴萦回千嶂合,珠林窈窕一溪分。
鹫岩秀落青莲色,龙藏香含贝叶文。
夜月禅心清似水,何如终日苦尘氛。诗歌解析:《中秋游青莲寺》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中秋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胜游”意味着美好的旅行,而“同群”则暗示了作者在这次旅途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诗中的“石磴”、“珠林”、“鹫岩”、“龙藏”等意象都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地方。最后一句“何如终日苦尘氛”,则是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的向往。
诗歌鉴赏:《中秋游青莲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教文化的引用,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佛教文化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 语言精炼:诗歌采用简练的语言,通过少量的词句传达丰富的意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流畅又有韵味。
- 象征丰富:诗中的“青莲色”、“贝叶文”等象征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联想和思考。
《中秋游青莲寺》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是明代文人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