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那不恋同群,共向禅关叩白云。
石磴萦回千嶂合,珠林窈窕一溪分。
鹫岩秀落青莲色,龙藏香含贝叶文。
夜月禅心清似水,何如终日苦尘氛。
【赏析】这首诗是写在中秋佳节游览青莲寺时所作。
“胜游那不恋同群,共向禅关叩白云。”首联写自己和同伴们一起到寺院游览,看到白云缭绕的山门,便一同进去叩拜。这里,“胜游”表明这次出游非常美好。“那不”,表示肯定语气,即“哪能不”。这句大意是:美好的游玩哪能不留恋在一起呢?“共向禅关叩白云”是说大家一同去叩拜白云缭绕的禅房,表现出一种清幽恬澹之趣。
“石磴萦回千嶂合,珠林窈窕一溪分。”第二联写青莲寺的景色。“石磴”,指石阶、台阶;“萦回”,形容曲折回旋。“千嶂”,形容重重山峦;“珠林”,形容林木苍翠如珠。这两句大意是:山路盘旋曲折,重重叠叠的山峰会合成一片;树林苍翠繁茂,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间流过。这里,“萦”,“回”,都是环绕的意思;“合”,会合;“珠林”,比喻树木茂盛;“窈窕”,指高峻秀美的样子。这两句写出了青莲寺周围的山峦和林木之美,使人感到幽雅宁静,心旷神怡。
“鹫岩秀落青莲色,龙藏香含贝叶文。”第三联写青莲寺中的景致。“鹫岩”指佛寺中的岩石,这里泛指佛寺;“龙藏”,指藏经楼;“贝叶文”,指贝叶经,佛教经典用这种叶子书写。这两句大意是:鹫岩上生长着青莲般的石头,龙藏中散发出香气;佛经藏在经阁内,上面刻有贝叶经文。这里把佛寺的自然景物与佛教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使人领略到浓厚的文化内涵。
“夜月禅心清似水,何如终日苦尘氛。”尾联写诗人对青莲寺夜景的感受。“夜月”指夜晚的月光,“禅心”指僧人的心境;“清似水”,形容月光清澈透明。这两句大意是:当夜色降临的时候,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清新之感,而终日被尘埃污染的世俗生活又怎能与之相比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描绘出一幅幽静、秀美的画面,通过对青莲寺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宗教文化的欣赏和向往。同时,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景色的描绘,使诗歌更具变化和层次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