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雁声有感

嘹喨关河远,徘徊旅思长。
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
念尔心千折,凭传札十行。
不堪游子泪,人北雁南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闻雁声有感》是明代张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位,字明成,号洪阳,江西新建人,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后因忤触张居正而被贬官,张居正死后,又召为左中允。在政治生涯中,他精悍敢任,政事多所裁决。然而,由于常干涉吏部黜陟之权,他也被认为通过贿赂获得升迁的机会。他的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他被除名为民,后来病逝。
  1. 诗歌原文
  • 嘹喨关河远,徘徊旅思长。
  • 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
  • 念尔心千折,凭传札十行。
  • 不堪游子泪,人北雁南翔。
  1. 诗句解析
  • “嘹喨关河远,徘徊旅思长”: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听到雁叫声后,感受到的遥远和漂泊的情感。”嘹喨”形容声音高远,而”关河远”则表达了对家乡的遥远思念。
  • “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这里使用”秋似水”和”月如霜”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月亮的冷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 “念尔心千折,凭传札十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挂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如何影响了他的思绪。
  • “不堪游子泪,人北雁南翔”: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因为思乡而感到的痛苦。雁南翔象征着家人远行的背影,使得诗人不禁落泪。

《夜闻雁声有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传统文化中自然元素与人的情感交织的一种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