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应多虑,逢君可自宽。
晴云看照户,光景叹惊湍。
日月孤臣疏,鸾凰国子官。
春江明发棹,百丈上平滩。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 其四
介绍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 其四
辛卯岁,余自京师出关,与诸君子相期于金陵。今春正月念五日,同人有招饮者;余以是日为辛巳岁除夕,故作《癸未除夜宿石碛驿》诗云:
“一灯明灭见年华,回首中分又一年。
老去只堪供笑乐,归欤犹得慰忧煎。
江山故国无由见,风雪江湖不在家。
此去他乡应更远,不堪清梦到长安。”
是日,余与诸公会饮于张孝廉园,遂赋七言古体,用李太白体,命曰“壬午”:
“人生何处可长闲?我亦逢场作戏看。
莫话封侯辞阙下,且从沽酒上江干。
青山已作三年别,白发应惊两地寒。
况是相逢能几日,明朝飞骑趁班鞍。”
至壬午二月二十有九日,余始至金陵,而诸公皆已先一日来候矣。于是相携游虎丘山,同登宝公塔,泛秦淮河。晚登胥门城,望月观潮于金山寺。余作七绝纪之。其一
“虎阜钟声落暮涛,宝公塔影照空高。
何妨放浪形骸外,且共优游山水间。
十里珠帘添锦障,两行彩舫夹香桡。
不知今夕中秋月,可是人人望处元宵?”
其二
“月色苍茫海气深,潮头蹴踏水晶心。
楼台远映西山尽,灯火平分上水阴。
烟柳参差笼岸暗,画桥联络入城侵。
谁知今日东南地,不是人间胜景寻?”
其三
“万里长江横地轴,六朝王气一时还。
石头城上峰如簇,燕子矶边水似湾。
历览前贤兴废事,叹息令人多寂寥。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双树合离忧。”
其四
“虎丘山上觅仙踪,塔影亭廊总不同。
若向灵源问消息,此间已是洞中龙。”
壬午三月十五日,余复与诸公登金山寺,同登栖霞岭。坐石磴而下,至法雨堂。余题其右壁云:
“一泓秋水浸芙蓉,十里荷花别样红。
多少燕鸿来避忌,更无人识旧雷公。”
壬午三月十八日,游摄山栖霞寺。坐石磴而下至方丈室,同人作七言律诗一章。其一
“山光物态两争奇,满目琳琅不可窥。
岩壑静宜清吏入,林峦秀欲好官居。
僧房竹树留吟屐,客路云山送望舆。
从此江南称地主,不妨名姓挂东涂。”
其二
“山势崔嵬佛阁开,上方岩石小崔嵬。
松杉蓊郁连云起,楼殿峥嵘插汉来。
禅悦每从经论入,道情多在性情回。
凭虚更想乘槎意,谁遣丹砂点绛臺。”
其三
“山僧爱客不须疑,溪鸟忘机自有期。
花发涧阿春尚早,笋生墙角岁应迟。
白云满谷常藏鹤,绿玉当阶不见龟。
从此山林饶逸趣,愿君终日醉流晖。”
其四
“山中无事日千篇,诗酒相将得自然。
莫道先生贫似桂,定知老子富如泉。
清歌忽断猿啼夜,明月时来鸟梦天。
此别天涯知渐远,殷勤留取一枝传。”
壬午闰三月三日,余与诸公登北固山,同登北固亭。坐北固亭左偏轩上,俯视大江奔流,舟楫往来,如蚁集蚊伏。余乃作七言律诗一首。其一
“江天万里无纤尘,千里一片秋色新。
万顷波光摇月白,千寻木叶弄霜殷。
江翻翠浪来吞日,林挺寒梢更护春。
自古帝王州渡险,危阑倚处倍伤神。”“其二”: “登临旷望意悠然,万里晴江第一川。
秦剥汉残流水急,周馀吴败夕阳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来双白鹭,不知相伴几人游。”
“其三”: “千古吴疆一旦休,英雄人物已成秋。
登临意气今如此,笑指山川但水流。
百战山川空感慨,六朝文物漫风流。
兴亡遗恨知多少,赢得清尊载酒游。”
“其四”: “天下奇观知有几,吴中胜境数北固。
当年鏖战三江口,赤壁争战一炬焚。
百战疲劳壮士短,再逢天地属英雄。
我来吊古伤心甚,无限江山无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