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应多虑,逢君可自宽。
晴云看照户,光景叹惊湍。
日月孤臣疏,鸾凰国子官。
春江明发棹,百丈上平滩。
【诗句注释】
庚辰:即元丰五年,苏轼此时谪居黄州。舒国裳:字国裳,苏轼同年进士。刘实夫:字子羽,苏轼同年进士。廖师贤:字子才,苏轼同科进士。郭澄卿:字清臣,苏轼同科进士。
三山:指钱塘江口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苏轼常游此,故称三山。
舒国裳:字国裳,苏轼同年进士。刘实夫:字子羽,苏轼同年进士。廖师贤:字子才,苏轼同科进士。郭澄卿:字清臣,苏轼同科进士。
邀饮:邀请饮酒。即席联句:当场作诗。即席,当场,没有预先准备。联句,即对句,两人或多人互相酬唱,以词句相配。
时:当。正月念五日:即“正月十五夜”。
其四:第四首。
涉世应多虑,逢君可自宽。——世间纷繁复杂,应当多些思考;与您相逢,心情自然宽畅。
晴云看照户,光景叹惊湍。——晴朗的天空,映照着屋檐;眼前的景色令人感叹江水的激流。
日月孤臣疏,鸾凰国子宫。——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孤独的臣子;凤凰和鸾鸟飞翔于高贵的宫廷。
春江明发棹,百丈上平滩。——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地拍打着船桨;高耸的堤坝之上,平坦的河滩展现眼前。
【译文】
世间纷繁复杂,应当多些思考;与您相逢,心情自然宽畅。
晴朗的天空,映照着屋檐;眼前的景色令人感叹江水的激流。
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孤独的臣子;凤凰和鸾鸟飞翔于高贵的宫廷。
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地拍打着船桨;高耸的堤坝之上,平坦的河滩展现眼前。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诗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的第三年(元丰五年)元宵节之夜,诗人与友人舒国裳等人会饮于三山亭,即席赋诗,并邀请诸友分韵续作。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安慰朋友:“世间纷纭何须虑,我辈相聚心自宽。” 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中“逢君”二字,既是对友人的亲切呼唤,又暗寓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面对人生坎坷,诗人以豁达胸怀对待世事纷扰,表现出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赤壁赋》中有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正是借“明月”来表达自己“逍遥”的人生理想。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句写景起兴;后两句则由景生情,抒发胸臆。“逢君”、“可自宽”等词语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安慰,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一首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