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员常寺 其九

嶂合孤烟暮,秋初响籁清。
到来情已惬,坐久累还轻。
留偈僧何在,通宵月自明。
年华驻筇竹,从尔谢山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员常寺(其九)》是明代诗人张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游员常寺秋夜的宁静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嶂合孤烟暮:描述山峰与孤烟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秋初响籁清:描绘秋天的声音,如秋风和落叶声,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
  • 到来情已惬:表达了作者来到这个地方后心情的满足和愉悦。
  • 坐久累还轻:暗示在长时间的停留中,身心得到了放松。
  • 留偈僧何在:询问那位留下偈语的僧人是否还在,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 通宵月自明:描绘了月光照亮整个寺庙的情景,给人以宁静和祥和之感。
  • 年华驻筇竹: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永恒,表示岁月虽然流逝,但这里的时光似乎被凝固。
  • 从尔谢山灵:表示对山灵的感激,可能是为了祈求山灵的庇佑或纪念。
  1. 作品背景
  • 张岳,字维乔,号净峰,福建惠安人,是明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显示了他在文学和军事上的卓越成就。他不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还是一位深具学问的思想家和儒家学者。
  1. 艺术特色
  • 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五言律诗技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山川、林木,又有声音、光影,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
  1. 思想内涵
  • 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和心灵寄托的深刻思考。
  •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和的人生哲学。
  1. 鉴赏价值
  • 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此诗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不仅在文学上有研究价值,在历史文化上也具有研究意义。

张岳的《游员常寺·其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