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员常寺 其一

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
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
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员常寺 其一”是明代诗人张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地点——常寺的描写,更是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诗中描绘了作者与王子桢甫约游常寺的场景,他们登上西麓,穿过林薄,中秋之夜在方丈寺宿留。清晨,又攀登北势的穷处,那里有一石。这种登山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和寻求。

诗的开头“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就点明了这是一处曾经学习和思考的地方,而“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则表达了时光飞逝,以及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普遍状态:既渴望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又担忧未来可能带来的未知和挑战。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透露出作者试图寻找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这里的“丸中舍”和“物外方”可能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平静的状态。诗人通过这样的设问,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深度思考。

最后两句“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表达了作者对实现自己理想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这种矛盾既是由于现实的限制,也是因为人生的复杂和多变。诗人在登高望远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挣扎。

“游员常寺 其一”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简单描述,它更是诗人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层次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