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道中十四首 其三

许公碑石尚参天,科斗消磨不记年。
公子经纶唐第一,乡邦述作近谁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扶风道中十四首·其三》是明代诗人康海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康海,字叔子,号长洲,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杨慎、李攀龙并称“明三大家”。他的创作涉猎广泛,尤以戏曲创作闻名于世。
  1. 作品原文
    许公碑石尚参天,科斗消磨不记年。公子经纶唐第一,乡邦述作近谁先。

  2. 作品赏析

  • 历史与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康海对于历史人物及其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及“许公碑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或事件,而“科斗消磨不记年”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 艺术特色:《扶风道中十四首·其三》在语言上追求古朴典雅,用词考究,展现了康海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当代文人创作的期待。
  1. 历史影响
  • 作为明代文学作品,《扶风道中十四首·其三》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1. 文学价值
  •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扶风道中十四首·其三》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康海的文学才华和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