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暖泉宅

二曲交游客,如君信不多。
几时违笑语,荒冢已烟萝。
却望题诗处,其如洒泪何。
谩看忧乐事,千古一南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暖泉宅》是明代诗人康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他出生于明朝陕西省武功县(今陕西武功)。康海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并成为翰林修撰。
  1. 诗歌原文
    二曲交游客,如君信不多。几时违笑语,荒冢已烟萝。却望题诗处,其如洒泪何。谩看忧乐事,千古一南柯。

  2. 创作背景

  •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非常盛行。康海与李梦阳等文人提倡文学复古,成为前七子之一。
  •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社会背景下创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1. 艺术手法
  • 康海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要求诗歌结构严谨,音韵和谐。
  • 诗歌通过对比荒冢与昔日的繁华,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1. 情感表达
  • 诗中的“却望题诗处,其如洒泪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谩看忧乐事,千古一南柯”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一切荣华富贵最终都如梦幻泡影。
  1. 文学价值
  • 《经暖泉宅》不仅体现了康海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诗中的意象和用词都极具画面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历史影响
  • 尽管《经暖泉宅》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但它仍然是研究康海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
  • 这首诗对于理解明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经暖泉宅》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画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