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卧林壑,思君安可亲。
忽蒙枉书札,便已惬心神。
曲艺竟何益,虚名常愧人。
畔东有垂柳,堪送百年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抱病卧林壑,思君安可亲。
忽蒙枉书札,便已惬心神。
曲艺竟何益,虚名常愧人。
畔东有垂柳,堪送百年身。
。
《答伯循》是明代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收录于《全明诗·卷四十五》,此诗作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
李梦阳(1522—1593),字献可,号空同子、木人居士。四川江油人。延平王后母张氏所生。万历十五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前七子”领袖人物之一。
答伯循①
吾诗何足数②?伯循亦不贫。
我欲与君语,不知谁可亲?
山川有佳气,风月无俗尘。
若能相追随,何必结茅邻?
①伯循:指明代诗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