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其四

野旷紫叱拨,山深黄栗留。
本为乞食去,兼作采真游。
汗漫居乘马,逍遥杖剜鸠。
乾坤容放达,何处不菟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怀其四》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全唐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与思乡之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罗洪先的《旅怀其四》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中的“波静霁山分桂粤,潮清晓雨在潇湘”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这种平静并非毫无波澜,而是通过对比来展现生活的复杂性以及内心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感受。“频闻戎马惊溪獠,一卧江湖逐楚狂”这两句描绘了战乱频繁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因战乱而不得不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这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构成了诗中重要的情感冲突。

诗歌中还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不为雁声催岁晚,月明随处有沧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仍然心系故土,期盼着能够早日回到温暖的家中。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乡愁色彩。

罗洪先的《旅怀其四》在艺术上同样表现出色。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洞庭湖的静谧与战乱的喧嚣进行对比,用月亮的明亮来象征希望,用落叶的飘零来表达生命的无常。这些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旅怀其四》作为罗洪先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情感上深深打动了读者。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能体会到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