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倦客归隐宜,东山旧券还吾持。
红尘隘路机始息,白首馀日天所私。
林壑夙心去靡靡,川源远路行迟迟。
季鹰适意正如此,鱼菜扁舟同尔为。
舟中漫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漫书》是明代蒋冕创作的一首诗,而非屠侨所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蒋冕(1463—1533),明广西全州人,字敬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正德时,累官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武宗崩,与杨廷和共诛江彬。嘉靖初,以议“大礼”忤旨,代杨廷和为首辅仅二月即乞归。卒谥文定。有《湘皋集》《琼台诗话》等作品传世。
《舟中漫书》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卫河上的船舱里,看着日复一日的落日,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和迷茫。他将自己比作双鬓斑白的游子,生活在病体和破旧的布衾之中,但却仍然怀揣着归隐的愿望。然而,他也感到幸运的是,有故人在夜深人静时与他聊天,使他的心情得到一些慰藉。
《舟中漫书》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舟中漫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