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源寺

南山北山曲,东寺西寺连。
天设幽遐地,僧分自在缘。
岩潭伏龙虎,钟磬出云烟。
为有重游日,题诗记此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灵源寺》是明代著名诗人屠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南山北山曲,东寺西寺连。
    天设幽遐地,僧分自在缘。
    岩潭伏龙虎,钟磬出云烟。
    为有重游日,题诗记此年。

  2. 诗歌解析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以登灵源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山峦、寺庙的建筑布局以及钟磬的声音,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
  • 艺术手法:在艺术手法上,诗人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南山北山”与“东寺西寺”的并列,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时间上的连续性。此外,“岩潭伏龙虎,钟磬出云烟”中的龙、虎象征神秘和威严,而钟磬则代表着宁静和平和,这种象征和隐喻使得整首诗的艺术效果更加深刻和丰富。
  1. 历史背景
  • 《登灵源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欣赏自然美景。屠侨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官员,他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1. 文化价值
  •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也展示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登灵源寺》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