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晚登黄鹤楼 其二

凭阑极目万山浮,感慨翻怜到上头。
伯业已随孤鹤去,楼台偏压大江流。
烟迷远浦千帆雨,涛触寒矶五月秋。
笛里梅花莫吹落,恐惊岁晚怨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晚登黄鹤楼·其二》是明朝寇学海创作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冬日傍晚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对该诗的内容、写作背景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内容:诗歌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感慨世事变迁,人生无常。诗人用孤鹤和大江来象征自己的孤独和命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忧虑,担心美好的事物会被破坏。
  2.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寇学海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和地点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他晚年或中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借诗歌表达自己的忧思和感慨。
  3. 艺术特色:《冬日晚登黄鹤楼·其二》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孤鹤、大江等,这些意象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此外,诗人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冬日晚登黄鹤楼·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