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
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
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
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
愿言勿轻掷,识者需其人。
赠四兄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四兄 其二》的赏析
区大相的《赠四兄·其二》,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能的珍视。在这首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昆山之玉,质地纯净,光芒四射;良璧连城,珍贵无比。然而,当这份宝贵之物被投献给他人时,其价值似乎被埋没于沙尘之下。
诗中“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的意象,使我思考到真正的珍宝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和氏璧之于楚国,蔺生琴之于秦国,他们的价值不在于被世人所珍视,而在于其能为使用者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满足。这种内在价值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诗人通过“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等句,描绘了这些珍贵人才如同明珠一般,即使在夜晚也能发出璀璨的光芒,其名声和价值能够震动周围的人们。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合作,优秀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和推动力。
最后两句“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则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诗人感叹在盛世之中,却有人抛弃了这些如清庙之瑚琏一般的人才,这是对那些被忽视、被埋没的才华的一种哀叹。这也让我深思到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如何在社会中正确看待和使用人才,如何让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得以施展其才华。
《赠四兄 其二》以其简练的文字,深刻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视并利用好身边的人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