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咏 其十九

志士不贪生,贞夫耻幸成。
如何鲁连箭,只解射聊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区大相的《舟行杂咏·其十九》是一首表达志士不贪生、贞夫耻倖成情怀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和意义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区大相,字子远,号南皋,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赞誉。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志士不贪生,贞夫耻倖成。如何鲁连箭,只解射聊城。”
  • 译文:“志士不贪图生存,贞节之士耻于苟且求全。如何像鲁仲连一样射箭,只知道射向聊城?”
  • 注释:“志士”指的是有抱负、有理想但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士人;“贞夫”则指坚守节操的人;“鲁连”指战国时著名辩士鲁仲连,他因智勇双全被传颂;“聊城”是当时的一座小城名。
  1. 诗中意象解析
  • “志士不贪生”中的“贪生”表达了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而“志士”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坚持。
  • “贞夫耻倖成”中的“倖成”指侥幸得逞,“贞夫”则是指坚守正道的人士。
  • “如何鲁连箭,只解射聊城”中的“鲁连箭”象征鲁仲连的智慧和策略,而“射聊城”则暗示着用武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里的“只解”表明这是唯一的选择或方法。
  1. 历史背景
  • 此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多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区大相作为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1. 文化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志士仁人一直是备受推崇的理想形象,他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被历代文人所借鉴和传承。区大相的这首《舟行杂咏·其十九》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通过对《舟行杂咏·其十九》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大相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深具洞察力的思想家。他通过这首短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志士仁人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