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五月骇扬沙,军令清街禁不哗。
一道红灯驰郭外,中涓夜出捕虾蟆。
记事八首 其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记事八首·其七》
明朝的诗人高承埏,创作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通过对比和反思,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记事八首·其七》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曾经的梦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过往英雄人物事迹的回忆,揭示了历史长河中个体渺小却又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射虎屠龙意气豪”开篇,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英勇气概,而随着年岁增长,这种豪情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平淡无奇的接受。诗中的“老来梦断长安事”,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梦想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诗人还通过“河济谁言不共流”表达了对古代河流的怀念,同时反映了个人对历史变迁的认知。“青春恶浪古怀州”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波涛,暗示着历史的残酷和无情。而“荡摇少室三花树,倒映天坛白石楼”更是诗人眼中的历史遗迹,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寻源竟莫穷,即事成幽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探寻历史真相的决心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试图从中找到历史的痕迹和未来的启示。整首诗既有历史的沉痛,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记事八首·其七》不仅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度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